第795章 新仇旧账

明军消灭了宗氏、以及对马岛的倭寇之后,又有钱习礼等使节一行人,下落不明。在此之后,明日两国便没有交流了。

如果按照以往的经验、看待武德二年的大明日本来往,人们可以推测,这样的事多半最后是不了了之。

洪武年间,因为日本国使团涉嫌参与胡惟庸一案,国家关系一度紧张,后来也没有结果。

盖因水远路遥,来往不便;且任何国家朝廷,也很难只因为道理上的对错、上层的喜怒,而大动干戈。毕竟成本太高,代价太大。

大明开国以来,安南国、日本国,以及西南边陲各个土司,都曾多次挑衅大明朝廷,也都不曾有下文。

唯有太宗皇帝亟需展现武功,又判断安南国胡氏乱政时期有机可乘;才因护送陈天平的人马被袭击之事,发动了大规模的征安南国之役。

所以日本国上层,可能也认为不会有大战。

但是,这次日本国似乎对形势是一种误判。

朱高煦决定发动征日之战,主要也不是因为使臣被扣等问题,他的理由很难被世人所理解。

第二次廷议,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月。

在皇帝的决心下,又有一干心腹谋臣支持朱高煦、并为之出谋划策,于是朝廷终于决策了对日开战的大事。

朝中仍有不少反对的声音,一些大臣主张将兵事重点、放在蒙古方向,不应该四面开战;但大明此时的皇帝,仍然有乾坤独断的大权。

诏书也颁布了,其中指责了日本国室町殿,二十大新旧罪状。

包括包庇倭寇劫掠军民、非法扣留大明使节、无故屠杀大明水师官兵、欺君、谋刺太祖等。

同时朝廷派遣了使节、前往朝鲜国汉城,下旨朝鲜国国王李芳远:最迟应在武德三年四月初一之前,于釜山镇囤积两万大军三月粮草之需。

并于七月一日之前,继续调运另外的三月之粮。

而大明朝廷将会以赏赐礼物的方式,回报朝鲜国王。

兵部、户部都派了官员去朝鲜国,监督此事切实执行。

接着兵部下达了军令,部署水师舰队,应于武德二年底之前、攻占一岐岛,并在港口修筑棱堡、仓库。

太监王景弘下西洋的海船舰队回京之后,目前在太仓刘家港、龙江港已经聚拢了大明朝已有的主力舰队。

朝廷预计征日的水陆主力,将于明年三月初启航。

诸臣多次总结元军征日的失败原因,选定三月初出发,一则因为季风有利航行,二则因为三四月的日本国西海岸,很少出现台风。

大明朝廷在粮草补给方面,联合朝鲜国负责粮秣辎重,也做了长期充分的准备。

相比元军的贸然出动、轻敌草率,以及大量俘虏降兵组成的征日军队,并以平地沙船为主拼凑的海船、抗风浪能力很差;这一次明军显然是来者不善。

大明水师战船,是专门用于航海的各种精良海船,尖底大船稳当坚固;水师几度远航,有着丰富的航海经验,有包括牵星定位、海图绘制等手段的航海技术。

陆师两万将士,也是京营的百战精锐;并在攻打安南国清化府时,有过登陆作战的经验。

现在朝廷准备挑选有名的良将,统领这支军队,便能对日发动准备万全的进攻。

朱高煦当然不会亲征,这次不用大臣劝说,他自己也不想冒险。

朱高煦敢深入草原北征,但不愿意出海。

即便明军的海船又大又稳,但在这个时代,航海的风险仍然很大,因为从郑和到王景弘,每次出海都折损了海船和人马。

今年回国的王景弘,甚至带回来了一群好几年前失踪的明军官兵。

那是永乐时代的几只海船,在风浪中失散倾覆后,人们飘到了暹罗沿海的一个小岛上。

等王景弘的船队找到他们时,那些明军官军几乎成了野人,甚至有些人还在岛上娶了土人生了孩儿,都被带回了京师。

将士大多在国内有家室,土人女子没有办法、只能做妾。

现在朝廷的决策已完成,朱高煦能做的,只能等待事情的进展。

他这才开始着手之前许诺的事,答应秦氏和贤妃,想办法赎回姚芳等人。

东暖阁里,朱高煦单独召见了胡濙,吩咐胡濙去负责办一件事。

“此事不能以朝廷的名义,姚家的人也不妥当。胡部堂去见见钱家的人,叫他们家派几个人乘船去博多港,将赎人的书信送给日本国官府。你告诉钱家人,赎金由朝中的士人筹集。不过实际上不消让大伙儿凑钱,如果事情谈妥了,朕愿意从内府拨这笔钱。”

胡濙拜道:“臣定当把此事办妥。”

就在这时,太监王贵走到了屏风旁边,躬身站在那里。朱高煦见状招了招手。

王贵上前、呈上了一个信封,说道:“禀皇爷,通政使司收到了莱州府知府送的公文,里面的信件、署名却是姚芳。奴婢认为,皇爷可能想尽快看到这份书信。”

胡濙听到这里,也顿时侧目。

朱高煦立刻撕开了信封,从里面把信纸拿出来看。

姚芳的信是从釜山镇发出的,经由朝鲜国官员、走海路送达莱州府文登县,然后由莱州府的官员经手,驿传京师。

原来姚芳并没有被抓。

他们一行人到达博多港后,去了粕屋郡,姚芳当时就嗅到了情况有点不对,但劝说钱习礼无果。

姚芳便想办法找到了之前认识的日本人大内胜,从大内胜那里得到了警示,并接受了大内胜的庇护藏匿。

姚芳许诺大内胜两百万文铜钱之后,几经周折到了朝鲜国釜山镇。

虽然姚芳与大内胜的情谊有限,但大内胜救了姚芳是事实。因此姚芳打算信守承诺,设法筹到两百万文铜钱,让大内胜的人带回去。

因为要办筹钱的事,姚芳没有马上回国,便先写了信回来。

姚芳准备通过大明在朝鲜国的官员,求见庄妃的父亲李芳干,并向李芳干借钱。等回国之后,再筹钱将借债送还给李芳干。

朱高煦看完了信,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丝喜色。他看了一眼还在御案前的胡濙,便把信递给胡濙看。

姚芳虽然给朱高煦惹过麻烦,但不知怎地、朱高煦并不厌恶这个人;何况姚芳还是姚姬的长兄,以前和现在都在为朱高煦的事奔波。

“姚芳还是很机警的,不愧干了许多年锦衣卫。”朱高煦道。

胡濙附和道:“圣上所言极是。”他说罢,仍然没有要告辞的意思,似乎在等着甚么。

朱高煦恍然道:“刚才说的那件事,仍然要办。钱习礼是朕的门生,也是为了大明朝廷以身涉险,应尽力援救。”

胡濙拜道:“臣遵旨,谢恩告退。”

朱高煦看了一眼王贵,把信递过去道:“送去贤妃宫,让贤妃也早些安心。再派个宦官去平夷侯府,告诉秦氏。”

王贵抱着拂尘道:“奴婢遵旨。”

……贤妃宫里,姚姬看完了信,心头一下子如同落下了块大石头,她却对王贵道:“我这个长兄,从来都不让我省心。”

王贵陪笑着道:“总算是化险为夷了,这事儿比甚么都好哩。姚芳有贤妃娘娘这样的妹妹,也是他的福分。对了,圣上下旨,奴婢已差人去平夷侯府报平安啦,请贤妃宽心。”

姚姬道:“也多亏了庄妃的父亲。即便在数千里之外,有人照应一下,也是好事。”

姚姬叫人送走了司礼监太监王贵,接着在贤妃宫各处走动了一阵。

李美人的心思巧,便问道:“贤妃娘娘,要去庄妃那里么?”

姚姬听罢,笑了一下:“就你是我肚子里的虫子,甚么都知道。你的耳朵也灵,我和王贵说话,你倒是听得十分仔细。”

李美人陪笑道:“还是娘娘管教得好。”

这些女官并不是姚姬自己选的。

朱高煦登基之后,前后封了很多女官,用于管理各宫的事务。

有的朱高煦好像临幸过,有的估计根本不认识。

这李美人就是后者。

但李美人居于贤妃宫中,很快就被姚姬拉拢在身边了。

姚姬走动了一圈,发现了饭厅旁边的小屋子里,有一筐柑橘,立刻指着它道:“叫两个宦官抬上,跟我去庄妃宫。”

李美人有点惊讶:“这柑橘只是寻常之物,不太稀罕呢。”

姚姬却道:“那最好了。不然的话,敢情我是去贿赂交好庄妃的吗?”

李美人愣了一下,急忙附和道:“娘娘的心意,比甚么都珍贵。”

姚姬道:“正是要有心意才好,这种东西也不显得刻意,无非只是姐妹之间走动的小礼物罢了。再说,她都是皇妃了,在宫里难道还能缺衣少食么?”

李美人忽然想起了甚么,恍然说道:“朝鲜国在北方,好像不长柑橘,估计觉得这是稀罕物哩。贤妃娘娘当真想得周到。”

姚姬听罢,一言不发地嫣然一笑。即便李美人是个女子,看到姚姬那笑颜,也看得微微有点发愣了。

如果您喜欢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

猜你喜欢